close

2013.02.24 台南後壁_菁寮(無米樂)一日遊
 

       因為今年過年從初一上班上到初六,所以利用年後的休假日(剛好是星期日)安排了一趟一日遊。
       原定的行程是「新港奉天宮+布袋觀光漁市」;剛好前幾天老婆在電視上看到「青春好
7淘」在介紹「無米樂社區」,又星期六去愛河看燈會時,欣賞到高雄在地文創團體「打狗亂歌團」的精彩演出;知道他們隔天有參加「新營太子宮 電音三太子擂台賽」,遂將行程改為「無米樂社區+新營太子宮+布袋觀光漁市」~

第一站---無米樂社區:
「菁寮國小」~

百年庠序,世紀風華~

「中正堂」;日式木造,全棟採大跨距興建,並在外牆施以椼樑斜撐木支撐






大人小孩玩的多開心~


「聖十字架堂」;位置就在菁寮國小的對面,因禁止入內攝影,所以只能拍攝外面。這天很幸運,除了到訪的時候剛好是開放參觀的時段,還遇到了「韋方濟 神父」,並贈送我們一張春聯~


「墨林文物館(梁家老厝)」,屋內設施還保持的很好~










煌明伯的棉被店---「隆泰棉被店」~


菁寮老街~




兄妹倆玩著彈珠檯,不亦樂乎;一旁還有以前常在夜市看到的吊酒瓶遊戲~

「進成自轉車行」~

「金德興藥鋪」;去的這天,門是關閉的,所以只能從窗外窺探,有些遺憾~ 

老茶室~

茶室的牆邊,設有枕木椅;讓探幽的行旅,有個歇腳的處所~

湧泉---荷蘭井~

母子三人齊力打水~

一旁的民宿~

仿古的洗衫坑~

照片左邊是有趣的「人力輕便車」,用人力推行或是竹竿來撐;照片右邊的是古早ㄟ「ㄚ嬤新娘床」~

社區裡,處處可見這種古老的房舍;在斑駁的外牆裡,依稀可見先人的智慧~

內為竹編,外糊以米糠+泥巴~

慢慢行,斟酌看~

行到了「茄芷阿嬤工作坊」~


作茄芷袋的重要素材---藺草~

仔細看!台南的藺草是三角形的喔(也可以說是V型啦);而大甲的藺草則是四方型的~

這個石輪是要輾藺草用的~

看杰哥得意上手的樣子~

換岳展上場囉!可惜力氣不夠,推不動輾輪~


工作室及展售區~

看看時間也接近中午了,便回到老街的「稻稻來」用餐;這是間利用社區閒置農舍改造的社區廚房,總鋪師就是社區的農村媽媽擔任的,平日的中午還有供餐給社區內的樂齡人士喔~ 


便宜又好吃的碗粿~

菜頭飯套餐,真的好吃~

用完中餐要離開菁寮前,特地去找「崑濱伯」,支持一下在地的台灣米,阿伯還大方的讓我們拍照喔~

第二站---新營 太子宮:
離開菁寮後,便立刻趕往新營太子宮,剛好趕上「打狗亂歌團」演出。可惜的是,因為要找停車位的緣故,我錯過了表演;不過還好,其它人有看到「打狗亂」的精采演出。而且他們也不負眾望,繼
2012年後,再一次的奪得冠軍~

這是前一晚在真愛碼頭拍的表演畫面~




第三站---布袋港 觀光漁市:
接著來到了布袋漁市;採買了一些東西&享用蚵仔煎和蚵仔包,在附近閒晃一番,便結束這次的旅程,打道回府囉~

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臺灣黑熊 的頭像
    臺灣黑熊

    展開笑容的部落格

    臺灣黑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