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.01.24~26 北宜行
第一天~
出發的早上,寒流來襲,天空下著雨,氣溫更是低到冷到身子骨裡了!這波寒流,氣象預報說是屬於霸王級的;連日本氣象觀測都說,台北市可能會下雪!
星期日大清早的高速公路,雖然有強烈寒流及下雨,車流量還是蠻多的;不知是返鄉的,抑或是跟我們一樣出遊去的。
停靠休息站解手,順便買個熱食來吃,暖暖身子。
上了五楊高架,就知道已經到桃園囉!
第一站:新北市(原台北縣)立鶯歌陶瓷博物館。
館內一隅。這要表達的意境……,可能是我的悟性不夠吧!我真的體會不出來。
這個青花瓷作品,岳展說:看起來很像「沙威瑪」。嗯!真的很像耶!
這個青花瓷馬桶還蠻典雅的,不曉得有沒有廠商會推出青花瓷系列的衛浴設備?!
這個由馬賽克貼成的展座,其實是建構在火車的輸送列車上頭喔!
這個棋盤展區有點意思。乍看之下,在棋盤上擺著茶壺好像有點奇怪,但是透過放大鏡細看,每個壺身都有一篇孫子兵法篆刻在上面。
逛著逛著,突然睹見館外的人群在騷動;原來是氣溫已經冷到連位在低海拔的鶯歌,也下起霰了!
往停車場的路徑。陶瓷館的停車位並不多,但是周邊有私人經營的停車場,雖然貴個20元,但一樣是計次的。
第二站:鶯歌老街。
可能是天氣冷,加上大家都一窩蜂趕著追雪,所以老街上的人群稀稀落落的。
氣溫更低更冷了,天空時不時的飄著雨滴或是霰,先在入口處買串現烤的臭豆腐吧!
「光點美學館」。
中餐,就靠這兩攤解決啦!
離開「鶯歌老街」,開上國道五號往今明兩天的住宿點-宜蘭羅東前進。開上國道五號沒多久,就塞在「彭山隧道」的車陣內;因為坪林下起了難得一見的大雪,一堆人趕著去追雪。塞在車陣中就算了,竟然還塞在往坪林的這一邊,還好沒多久就脫困了。
出了雪山隧道後,往宜蘭方向的車輛是屈指可數;而對向往台北的車輛,則是排成了兩條長龍。
開到後來,除了自己這一輛車外,整條國道五號幾乎是空無一車啊!
這次的住宿點-「山水商務旅館」,位於宜蘭羅東,離「羅東夜市」很近,過個馬路就到。而且剛好遇上優惠專案,住宿四人房第二天半價,兩個晚上的住宿費4500元。早餐也很豐盛,中西式都有。
逛夜市囉!
「一串心」,宜蘭特有的小吃,吃了會「刷嘴」ㄟ!一整個夜市逛下來,共有三攤在賣「一串心」;我們買的這攤,是在「羅東客運站」對面。不過很有默契的,隔天星期一晚上再去逛的時候,竟然三攤都休息。
現點現做喔!
「羅東夜市」還有一攤很有名的羊肉攤-「阿灶伯」。不過因為太有名了,同一條街上的兩間「阿灶伯」都排滿了等候的人龍;所以,我們選了另一間來吃吃當地的當歸羊肉湯,看看跟南部的有什麼不同。
湯頭跟南部的相比較,宜蘭的中藥味沒那麼重且清甜,還有加蔬菜在裏頭,羊肉的份量也很夠。讚!
這是另一道加點的川燙魷魚。
這攤「蛤妹兩齒」賣的是乾燒蛤蜊,還不錯吃。
晚上七點多,冷風呼呼地直吹,整個夜市還是一樣擠滿了人潮。
第二天~
第一站:宜蘭頭城-蘭陽博物館。
第二天,驅車在前往頭城「蘭陽博物館」的路上。原先以為遠方的白色山頂,是日光照射的關係;結果,車行越近時發現,那竟然是靄靄的白雪耶!
「頭城」街道上的一間芋冰店,十個不開店的理由,還蠻好玩的!
看到「蘭陽博物館」了!
「蘭陽博物館」,館址位於舊的「烏石港」內。
獨特的建築造型。
館內共有四層,第二層到第四層是屬於常態固定式的展區,第一層展區則是固定與活動兼併。
上樓中!自第二層搭手扶梯,直達第四層。
岳展驚訝地說著:老乞丐的碗裡真的有零錢耶!
看了第四層到第二層的展出物後,或許心裡頭會有個疑問,那就是……這些船舶&重機具是怎麼運進來的?!
其實,館內有一個廳室在播放整個博物館建造的過程,看了影片的解說後,就會恍然大悟;同時,也會對興起這座博物館的所有參與人員,起了敬佩之意。
這是第一層的非固定式展區,這次展出的主題是「藍出於菁」。
第二站:頭城老街。
「頭城老街」就是在頭城的和平街,街的兩端各有一個福德祠,分別為「北門福德祠」及「南門福德祠」;拱佑著,位於老街中間的「開蘭 媽祖廟」。
我們由「南門福德祠」進入。
「源合成商號」。
「開蘭媽祖廟」。
「新長興樹記」。
電視劇「含笑食堂」的「食堂」拍攝地。
食堂的招牌,被棄置在一個孤單的角落裡!
這棟紅白相間的洋樓,不知是何緣故,已無人居住;庭院裡,雜草叢生。
另外在紅白洋樓旁邊的這棟大宅院,是宜蘭首任民選縣長「盧纘祥」的故居。
位於老街北端的「十三行」遺址。
「李榮春文學館」,舊時的頭城國小校長宿舍。到的這天不知是何緣故,沒有開放。
第三站:宜蘭傳藝中心。
這次是繼去年一月之後的第二次造訪。
剛好趕上今年的年度大戲-「孫悟空鬧龍宮」。
「黃舉人宅」。
第二天晚上照舊到「羅東夜市」解決晚餐。
這烤地瓜攤,就在下榻旅館旁邊的十字路口,烤出來的地瓜真的是超好吃的。而且品種多樣,有黃肉的、紅肉的&紫肉的。第一晚本來打算逛完夜市的回途在買的,結果老闆娘已經賣完收攤。第二晚只差個一分鐘,真的只差一分鐘,剩下最後三條我們全買了;讓後面晚一分鐘來的好幾位客人,每個都很失望。
第三天~
第一站:「三星鄉」-「青蔥文化館」。
假期的最後一天,今天要南返回高雄了;所以,一早就起來盥洗及整理行李。用完早餐後,便驅車前往「三星鄉」的「青蔥文化館」。想說既然已經來到了宜蘭,就順帶買一些「三星蔥」回去自用及當伴手禮。
進入「三星鄉」後,沿途皆是蔥田或是蒜田,不過卻看不到有人在路旁販售;因為採收完的蔥蒜,一大清早就已經運往批發市場了。進到「青蔥文化館」後,看到販售價格嚇了一跳,一公斤300元!本想說產地價格會比較便宜,因為當天三星農會的運銷價格已經飆到一公斤250元了,所以到產地買也便宜不到哪裡去。
算了,轉道「礁溪鄉」看看好了;因為去年曾在「礁溪鄉」市區近交流道附近,向路旁的蔥販購買過「三星蔥」。進入礁溪市區沒多久,在接近交流道的路旁,遠遠的就看到一排蔥販在那。選了較好停車的第一攤,詢價後,一公斤200元;不囉嗦,就在這攤買囉!
繼續往今天的下一站前進。
第二站:三峽老街(三角湧老街)。
第二站,也是這次旅程的最後一站。車子可以停在「三峽國小」的地下收費停車場。
看似斑駁的土角厝,其實並不是土角,摸起來的感覺有點像石塊。
建築物的風格跟「深坑老街」一樣ㄟ!
「清水祖師廟」。
離開前,詢問住在三峽的堂弟,哪家的金牛角比較好吃,他向我們推薦了這家。
溫暖的夕陽,好像在迎接我們回到高雄。
- Jan 28 Thu 2016 11:44
2016.01.24~26 北宜行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